大班社会在家也做好孩子教案反思
栏目:大班社会教案这是大班社会在家也做好孩子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都要有好的行为。
2、引导幼儿在比较中学习自我评价,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好孩子”统计表一张。足够数量的红五星。
活动过程
1、出示统计表,引出主题。
这是一张“好孩子”统计表。老师吧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会做的事用红五星标出来了。看到我们小朋友自己会做这么多时,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家里小朋友是不是自己做这些事情,老师不清楚,请你们自己把它标出来。
表格内容说明以及幼儿操作要求。
2、幼儿把自己在家的表现用红五星表示出来。贴上红五星的项目表示这些事在家也是自己做的,否则 就不贴。这个过程教师不干预。
比较并鼓励家园表现一致的幼儿。
找一找,哪些小朋友在幼儿园会做的事,在家也会做。
在上述小朋友的序号旁加上红五星。
请那些家园表现不一致的幼儿(特别是在家不如在园表现的幼儿)谈一谈为什么表现不一样,怎么改正。
对家园表现一样好的幼儿再次表扬并希望他们能坚持,对家园表现不一致的幼儿也给予表扬,因为他们实事求是的评价了自己,同时提出希望,要求他们尽快改正,和其他小朋友做得一样好。
活动反思
一、关于材料内容的选择
材料内容的选择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我们把“穿衣服、叠被子、洗碗、微笑”四幅图作为教学内容。意在让幼儿说出自己在家和在园在这几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这些事情对大班孩子来说一般都能完成,只有叠被子,因为园内是上下铺的床,安全起见,睡在上铺的孩子是不用叠被子的,睡在下铺的孩子是需要叠被子的,这对一部分孩子是不公平的,缺乏家园的对比性。“微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班内有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需要这方面的引导。
二、材料的调整
统计表可以设计得再丰富些,内容可以涉及到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些细节,有可以让幼儿正视自己、认识自己并真正能够获得发展、转变的内容,让幼儿有选择比较的机会。如同样是衣服的内容,可以设计洗衣服、折叠衣服、自己穿脱衣服,拉练衫、套头衫等;同样是碗的图片,可以衍生出不剩饭菜、不挑食、吃完饭后自己放掉碗勺收拾整理桌子;再如洗手也是需要经常提醒督促的一个卫生习惯问题。在幼儿园由比较严格的要求和制度来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那么在家里是否也能做到呢?这也是一个有很强对比性,值得孩子们去注意,去改正的一种习惯。
三、活动中的亮点
虽然本次活动的材料设计不是很完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亮点值得自己回味。首先是孩子们想象能力的主动发挥。在讨论衣服图片时,很多孩子说“我在家自己穿衣服、在园也是自己穿衣服的”有的说“在家我不洗衣服的,在园我也不洗衣服的”有的说“在家我不叠衣服的,在园我有时候叠衣服的”正是孩子们对这些图片的不同理解,才让我有了拓展材料内容的想法。
在讨论如何使自己学会叠被子环节中,思龙说“我在园里是叠的,可是家里的被子太大了,我根本叠不动”这句话大大提醒了我,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做,而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经过大家的讨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家叠小被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被子,但是在生活中,似乎被叠被子这个听起来超呼他们能力的词,把孩子们堵在叠被子门外了。
四、活动体会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要解决的矛盾、难点,这样才能做到物为其用。本次活动目标中隐含着“对比”,那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在家在园有可能有显著区别的、针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特点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后面的“改进”环节做铺垫,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在对比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欣赏自己的优点。让教学活动真正起到点金成石的效果。
1、让幼儿懂得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都要有好的行为。
2、引导幼儿在比较中学习自我评价,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好孩子”统计表一张。足够数量的红五星。
活动过程
1、出示统计表,引出主题。
这是一张“好孩子”统计表。老师吧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会做的事用红五星标出来了。看到我们小朋友自己会做这么多时,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家里小朋友是不是自己做这些事情,老师不清楚,请你们自己把它标出来。
表格内容说明以及幼儿操作要求。
2、幼儿把自己在家的表现用红五星表示出来。贴上红五星的项目表示这些事在家也是自己做的,否则 就不贴。这个过程教师不干预。
比较并鼓励家园表现一致的幼儿。
找一找,哪些小朋友在幼儿园会做的事,在家也会做。
在上述小朋友的序号旁加上红五星。
请那些家园表现不一致的幼儿(特别是在家不如在园表现的幼儿)谈一谈为什么表现不一样,怎么改正。
对家园表现一样好的幼儿再次表扬并希望他们能坚持,对家园表现不一致的幼儿也给予表扬,因为他们实事求是的评价了自己,同时提出希望,要求他们尽快改正,和其他小朋友做得一样好。
活动反思
一、关于材料内容的选择
材料内容的选择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我们把“穿衣服、叠被子、洗碗、微笑”四幅图作为教学内容。意在让幼儿说出自己在家和在园在这几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这些事情对大班孩子来说一般都能完成,只有叠被子,因为园内是上下铺的床,安全起见,睡在上铺的孩子是不用叠被子的,睡在下铺的孩子是需要叠被子的,这对一部分孩子是不公平的,缺乏家园的对比性。“微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班内有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需要这方面的引导。
二、材料的调整
统计表可以设计得再丰富些,内容可以涉及到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些细节,有可以让幼儿正视自己、认识自己并真正能够获得发展、转变的内容,让幼儿有选择比较的机会。如同样是衣服的内容,可以设计洗衣服、折叠衣服、自己穿脱衣服,拉练衫、套头衫等;同样是碗的图片,可以衍生出不剩饭菜、不挑食、吃完饭后自己放掉碗勺收拾整理桌子;再如洗手也是需要经常提醒督促的一个卫生习惯问题。在幼儿园由比较严格的要求和制度来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那么在家里是否也能做到呢?这也是一个有很强对比性,值得孩子们去注意,去改正的一种习惯。
三、活动中的亮点
虽然本次活动的材料设计不是很完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亮点值得自己回味。首先是孩子们想象能力的主动发挥。在讨论衣服图片时,很多孩子说“我在家自己穿衣服、在园也是自己穿衣服的”有的说“在家我不洗衣服的,在园我也不洗衣服的”有的说“在家我不叠衣服的,在园我有时候叠衣服的”正是孩子们对这些图片的不同理解,才让我有了拓展材料内容的想法。
在讨论如何使自己学会叠被子环节中,思龙说“我在园里是叠的,可是家里的被子太大了,我根本叠不动”这句话大大提醒了我,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做,而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经过大家的讨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家叠小被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被子,但是在生活中,似乎被叠被子这个听起来超呼他们能力的词,把孩子们堵在叠被子门外了。
四、活动体会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要解决的矛盾、难点,这样才能做到物为其用。本次活动目标中隐含着“对比”,那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在家在园有可能有显著区别的、针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特点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后面的“改进”环节做铺垫,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在对比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欣赏自己的优点。让教学活动真正起到点金成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