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幼儿园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20篇

栏目:幼儿园教案

这是中班美术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美术教案20篇

第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味冰淇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炎日的夏天里,小朋友们最喜欢解渴的东西就是美味的冰淇淋,抓住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话题,深刻挖掘幼儿的潜能,充分利用周边的本土资源“变废为宝”,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发挥想象制作各种“冰淇淋加工厂”,孩子们让孩子们“梦想成真”。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冰淇淋的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冰淇淋,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幼儿对冰淇淋的味道,色彩、形状、相关知识,培养幼儿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3.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冰淇淋,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4.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绘画冰淇淋的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冰淇淋,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幼儿对冰淇淋的味道,色彩、形状、相关知识,培养幼儿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
  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难点:
  1.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冰淇淋,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2.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裁好的纸样及成品。
  (2)剪刀、双面胶、油画棒、彩色笔、透明胶,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纹纸、蜡光纸、报纸等,以及幼儿收集到的牛奶盒、碎纸等)。
  环境准备:
  (1)在美工区展示各种味道、形状、色彩冰淇淋图片,布置“美味冰淇淋商店”,便于幼儿随时观察。
  (2)分成三组制作小组,便于材料的摆放及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以送礼物的诱惑激发幼儿兴趣 。
  1.今天,覃老师要送小朋友在夏天里,最想要的礼物(冰淇淋),
  让幼儿带着问题来欣赏老师的礼物:
  (1) 冰淇淋都有哪些味道?
  (2) 冰淇淋都有什么样的形状?(他们都长得什么样?)
  2.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冰淇淋,并小声讨论,互相交流。
  3.小结观察结果:
  (1) 冰淇淋的味道有:草莓、西瓜、香蕉、葡萄、巧克力奶牛等各种味道。
  (2) 冰淇淋的形状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

  二、出示各种冰淇淋制作图样,幼儿任意选择味道、形状和材料进行制作冰淇淋。
  1.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如牛奶盒、报纸、皱纹纸、蜡光纸、各种水果味的即时贴等。
  2.提出制作和装饰的要求:
  (1)将装饰物粘贴牢固。
  (2) 冰淇淋色彩丰富而且均匀。
  (3)制作时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4)将冰淇淋坚持做完,不能半途而废。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能讲述自己创作意图并设计制作与老师不同的独特品种。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制作,支持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多种材料制作。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能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评价总结: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冰淇淋。说说创作意图和选用材料并给冰淇淋命名。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3.幼儿进行美味冰淇淋的买卖游戏,鼓励幼儿大胆推销自己的独特的冰淇淋,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冰淇淋。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美味冰淇淋推销给别班的小朋友,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我自认为此次教学活动设计,难易程度非常适合中班孩子的掌握,课堂气氛也不错,究其原因:
  一、是制作图样设计的非常新颖,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二、是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有充足的材料可以选择;

  三、利用本土资源“变废为宝”,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始发挥想象制作冰淇淋加工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不足的是:
  一、幼儿在手工区操作用纸卷的冰淇淋时候,动作不太熟练,有点笨拙,就是平时动手机会太少,以后要在动手方面多以加强。

  二、师幼互动的环节上,幼儿在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流畅。
  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所有的教学活动活动一定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时活动的题材必须来源于本土生活,这样的活动才真实更有价值。

第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秋天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认识秋天树的颜色形状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各种树。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枫树,银杏树,松树的挂图一张。
  2、蜡笔,水粉颜料,棉签,纸屑,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对秋天的认识
  1、师:上星期,老师请爸爸妈妈带小朋友观察了秋天的树,请你告诉大家,你都认识了那些树?,它们由哪几部分组成?树干和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总结并出示挂图:大树由树干树枝和树叶三部分组成,树干是咖啡色的,枫树的叶子是红色的,银杏树的叶子是黄色的,松树的叶子是绿色的……

  二、引导幼儿感知树的绘画步骤
  1、下面我要把看到的树在纸上画出来,(师在投影仪上操作)粗粗的身体做树杆,细细的手臂做树枝,肥肥的帽子做树冠。
  2、画完后请幼儿一起跟着讲一遍绘画步骤。
  3、师:可是怎样才能让大家知道我画的是枫树喃?(引导幼儿说出给它涂色)
  4、树杆是咖啡色的(老师在投影仪上涂色,嘱咐幼儿要涂均匀了)

  三、师幼讨论树冠的制作方法
  1、教师介绍树冠的三种不同方法,引导幼儿讨论它们的制作方法。
  师:树冠的颜色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蜡笔,水粉颜料,有色纸屑,如果树冠是红的,只要选用红色蜡笔图色,那么纸屑和固体胶怎么用?(幼儿讨论)教师简要小结。
  水粉和棉签怎么用?(幼儿讨论)教师简要小结。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下面就请大家把看到的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来。(教师各别指导)

  四、装扮教室
  师请小朋友将树帖在前面,一起欣赏。鼓励做完的幼儿尝试采用其它方法,然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活动准备虽然充足,但对于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没有思考得很充分,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够完善。下面我围绕自己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如下反思总结。
  1、活动前的经验准备不足:
  在这次活动之前,我曾进行过《树叶贴画》的美术活动,认为幼儿已具备对秋天的树和树叶的认知经验。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虽然观察了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不同形状的树木,有了情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但是在动手操作用落叶来装饰树干的时候,有一些幼儿把树叶贴反了,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的认知经验还有所欠缺,这方面我所忽略,需要加强。
  2、导入环节没有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导入环节上,我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感知秋天的树,虽然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但是导入应该更具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的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在我们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很多采用PPT、图片欣赏、情景导入、谈话导入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实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如: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秋天的风景,发现秋天的色彩;用特写的形式,欣赏不同形态的树。即帮助幼儿发现秋天色彩的丰富性,感受秋天的美;发现树的独特性,又建构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自主动手操作做准备。
  3、游戏环节上幼儿主体性不强:
  在游戏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幼儿表现秋天树的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幼儿自身的肢体形态来表现,还可以多个幼儿共同组合进行表演,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肢体协调的能力,以及分享与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游戏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4、评价活动环节上的不足:
  活动的评价是提升幼儿经验,在相互的学习中获得提高。在评价活动中,我有些仓促,幼儿没能全部欣赏、讨论和评价作品。我应该先请孩子们欣赏朋友的作品,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理由。主要引导幼儿针对活动目标进行讲述。提问:“你喜欢哪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哪棵树最美?美在哪里?”。这个活动可以设计三个不同纬度的问题。如:“树漂亮吗?有哪些形状?”、“哪些树最特别?”、“哪些树最美?”让孩子有针对性的围绕颜色、形状、布局三方面讲述,帮助幼儿经验的提炼和积累。
  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活动设计更开放,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在范例的准备上照顾到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特别是能力强的孩子。让美术活动“活”起来。

第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向日葵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大手笔的方法表现向日葵。
  2、敢于大胆尝试用各色水粉颜料做画。
  3、在作画时能保持画面和衣服整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向日葵图片
  2、调色盘、毡子、颜料若干,水粉笔若干、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话引起作画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幼儿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教师
  总结:向日葵长着圆圆的大脸盘,周围有许多圆圆的发辨(花瓣),还有细细长长的身体(茎),身体两边是它的手(叶)。
  今天我们就用水粉笔为向日葵照张相。

  二、教师示范
  先画向日葵的大脸盘——然后画周围的发辨(花瓣)——向日葵的身体(茎)——向日葵的手(叶片)。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为向日葵找朋友(蓝天、白云、小鸟、花草等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为向日葵拍出大大的照片,脸是圆圆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向日葵照相。注意暗示幼儿向日葵的脸盘一定要画的大一些。

  四、作品欣赏与交流:
  幼儿欣赏自己与伙伴的作品,讲讲用了什么颜色,请了那些好朋友和向日葵做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我考虑的是如何让我们班的孩子用水粉画向日葵,体验成功感。我首先找了毛笔和油画笔,最后认为中班的孩子握笔姿势比较容易掌握的是油画笔,随后我特意选了红色外套的大号油画笔。白色外衣的小号油画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彩虹屋的材料设计很巧妙,用来画画既方便又容易呈现。随后和孩子商量后我们把许多材料都取了自己喜欢而容易记忆的名字,如:“妈妈笔”“宝宝笔”“花妹妹”等。
  凡高的画都以亮丽鲜艳的颜色夺人眼球,于是我选了比较明快的黄色背景纸、橙色花瓣、蓝色花瓶、红色花蕊。如果让孩子们模仿学习,孩子一定很难掌握并且也学的很乏味。我喜欢让孩子在学习中学得轻松,而顺口的儿歌是我在绘画示范动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拿笔蘸颜料我们会说:妈妈笔,手中拿,蓝颜料里洗个澡,伸出脑袋擦身体,左擦擦,右擦擦。
  用蜡笔画我会说:蜡笔宝宝出来玩,X颜色宝宝出来跳舞等。形象画的语言让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绘画活动,而每次活动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在和笔宝宝玩,所以我们班孩子的绘画作品都是很有特色,他们还喜欢边画边说。
  我一直觉得“孩子只有在自身丰富的体验想要表达时,才会有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绘画。”随后我尝试让孩子画花瓶,感觉孩子对花瓶的位置和形状很难掌握。最后我试着我先把位置放好,就先画一条直线,把这条直线当花瓶口,把画面分成了两部分,上面画向日葵;下面画花瓶。在形状的把握上我利用儿歌让孩子学习。
  如:平平一条路,路前停一停,变出左耳朵;路后停一停,变出右耳朵,左耳右耳连起来,听一听!美妙的音乐会开始啦!洗刷刷洗刷刷,从上往下刷,从左往右刷,刷出一只大花瓶!)示范画花瓶。妈妈笔累了休息!(放瓶子)(花妹妹出来跳舞了,黄颜料里洗个澡,扭一扭,往上跳,往下跳;往左跳,往右跳;跳累了休息吧!)示范画花瓣。
 

第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朵朵开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把正方形纸进行对折,并尝试目测剪弧线。
  2、借助固体胶把剪下来的东西组合粘帖成花朵。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彩纸、固体胶、剪刀
  2、花园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纸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彩纸)
  2、纸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腰里,你们猜,彩纸宝宝会变成什么?(裙子、腰带) 它又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脖子上,这会儿它又会变成了什么?(领带、围巾)它有爬呀爬,爬到了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会变成了什么?(蝴蝶结、帽子)
  教师小结:彩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呢?(剪、折、撕)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教师示范剪出花朵。
  1、现在我们就要折和剪的方法来变一变。
  2、先把正方形彩纸对折,变成了什么形状?(长方形)再对折,变成了什么?(正方形)再次对折,有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并出示在展板上。
  3、好,开始变魔术了。在折的一边的中间开始,小剪刀开始爬山了,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另一边,变成了什么?(花朵)
  4、请一幼儿上来练习。
  5、如果有花茎和叶子,我就可以跳舞了,我们再来帮帮它吧。教师示范用绿色的彩纸剪花茎和叶子,再用固体胶粘帖。

  三、幼儿制作花朵
  现在请小朋友的小手也动起来,折一折、剪一剪、变一变,变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吧。
  1、交代要求:A、做剪的时候要保持安静;B、用完剪刀以后,要把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巴会累的;C、做好后,把纸屑放在塑料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讲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漂亮吗?(漂亮)
  1、 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2、 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反思:
  第一个环节“彩纸宝宝变魔术”,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裙子、蝴蝶结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第二个环节“教师示范剪出花朵”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本来我就让幼儿对折,再采用了爬山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剪弧线。但是看来我高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一幼儿练习时,就出现了问题,即对折的方法不对,导致花朵没有成功,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经过调整,当幼儿操作时也时有这种现象发生。后来经过研讨,说直接对折成三角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看来还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下次注意吧。

第5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赛龙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对民间活动有兴趣,知道龙舟赛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
  2、乐意尝试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龙舟的细节特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龙头的图像、浅蓝色纸、剪刀、固体胶、PPT、视频、放碎纸的小篮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意图:观察龙舟的特征,知道赛龙舟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1、PPT:看看大人们在做什么?他们划的船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哪里是船头?
  2、小结:大人们划的船样子像龙,抬着头很神气的龙头,细细长长的身体,上面有鳞片装扮,龙的尾巴向上翘。

  二、师生演示(意图:重点学习剪贴“龙头”图像的方法。)
  1、我们也来玩玩赛龙舟的游戏。
  2、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做龙舟。

  三、幼儿创作
  (意图:有序的使用工具材料表现龙舟的特征。)
  1、龙舟我们自己做。
  先用小剪刀(剪下图片上的龙头),用固体胶固定龙头的位置,用记号笔从龙头下方接住龙舟船身,让尾巴向上翘,最后添上鳞片。
  2、幼儿创作。
  (1)提醒幼儿按步骤剪纸、添画,完成龙舟。
  (2)邀请谁坐在你的龙舟上和你一起划龙舟。

  四、分享交流
  (意图: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喜爱民间活动的兴趣。)(播放音乐“龙舟夺锦”渲染气氛)
  1、用倒数计时,表示赛龙舟游戏开始。
  2、幼儿布置作品在场景中,最快的幼儿就是龙舟赛第一名的胜利者,以此类推2、3名……
  3、找一找人数最多的龙舟、数一数龙舟上划船的人数。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教师通过视频的导入、师生讲解演示、幼儿自我创作到最后作品的成功展示,时时体现出对幼儿进行的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活动的意义,还获得了多种经验的积累,如学会有序的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用画剪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的经验等等。

第6篇、中班美术活动运动小人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根据本园特色“乡土资源在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中的运用与实践”,我想到了通过拼贴的方式,结合本土资源——稻草来挖掘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发展能力。稻草正是现在时节割下,农村随处可见,孩子们比较熟悉,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取材,孩子们更积极,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并且孩子们喜欢动手,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与方式,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下提高动手发展能力。

  活动目标
  1、能用稻草来表现运动小人的四肢和躯干。
  2、了解运动姿势,发挥想象力,拼搭出各种运动造型。
  3、感受图形拼搭的趣味。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稻草来表现运动人的头部、四肢和躯干。
  难点:了解运动姿势,发挥想象力,拼搭出各种运动造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来欢迎他出来!“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运动小人,我想和你们交朋友,想和你们做游戏!”

  二、介绍运动小人
  1、介绍运动小人。提问:小朋友们看,运动小人是什么做的呀?(稻草)你们知道运动小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因为运动小人会做很多的运动,运动可棒了)
  2、出示运动小人摆出的各种运动姿势。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小人都做了什么运动呀?
  3、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运动,师:运动小人有个很大的本领,小朋友们做什么运动姿势,他就能摆出来,相不相信啊?那我们来试试看。请小朋友们做动作,教师将运动小人摆出相应的姿势。

  三、幼儿尝试操作拼贴“运动小人”。
  1、幼儿讨论自己要做什么姿势的运动小人。
  师:啊,小朋友们,你们说运动小人棒不棒啊?那你如果也有这么个运动小人,你会让他做什么运动啊?
  2、教师示范制作。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一个运动小人,当老师说运动员们集合的时候,请你们把你们的运动小人送上来。

  四、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师:运动员们集合了,谁来说说看,你喜欢哪个运动小人呀?为什么?

  五、延伸活动:
  将材料放置美工区,有效地将区域与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能在活动结束后继续活动内容,在平时生活中巩固练习,继续锻炼动手操作。

  活动反思
  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使幼儿自由地创造表现。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宽松氛围创作,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顺应幼儿的创作,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利用自制运动的小人,创造出不同的动态运动小人。

第7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金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金鱼的外部特征,感受金鱼的美。
  2、尝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金鱼,并能大胆地进行装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金鱼若干条,金鱼图片。
  2、范例三条。
  3、废旧的光盘幼儿每人一个,水彩笔、各色粉画纸、各色自粘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金鱼,导入活动。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金鱼)

  二、了解金鱼的特征
  1、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1)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
  (2)金鱼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它的尾巴有什么用?(播放《鱼游》的音乐,请幼儿模仿金鱼自由游动的动作。)
  2、欣赏金鱼图片,感受金鱼的美丽外形。
  (1)这条金鱼怎么样?
  (2)它美在哪里?

  三、探索金鱼的制作方法
  1、幼儿观察范例,讨论它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条美丽的金鱼。(出示金鱼范例)
  你们觉得这条小金鱼怎么样?想一想它是怎么做的?它是用什么做的?(废旧的光盘)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制作金鱼。
  先找一片废旧的光盘,把它当作金鱼的身体;然后在纸上设计一条金鱼的大尾巴,画上美丽的花纹,剪下来后用双面胶把它贴在金鱼的头上;再画两只大大的眼睛,贴在金鱼的头上;最后为金鱼的身体设计上美丽的花纹。

  四、幼儿操作
  1、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条美丽的金鱼,想一想你想做一条什么样的鱼,尾巴是什么样的,身上的花纹什么样。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制作,重点指导金鱼的尾巴和身上的花纹。

  五、幼儿手持自己的金鱼在活动室自由的游来游去,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第8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毛毛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通过撕圆、把圆连续黏贴、添画、制作毛毛虫。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撕圆、把圆连续黏贴的方法来表现毛毛虫。
  活动难点:
  在黏贴的过程中表现毛毛虫的多种动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版《好饿的毛毛虫》、观看了vcd版《好饿的毛毛虫》
  物质准备:教师教具:撕贴好的绘本毛毛虫六条。幼儿操作材料:课前幼儿们人人参与,用墨绿、翠绿、草绿、浅绿、淡绿、中绿、深绿、青绿、橄榄绿等颜色混刷好色纸人手一张。美工区中幼儿通过撕、画、剪好的食物:每组一套:一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四颗草莓、五个橘子、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我们一起看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看了vcd版《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幼儿讲述,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小结:毛毛虫头是圆圆的,头顶上有一对触角,脸上有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身体是圆滚滚的,有许多个圆或椭圆连续不断黏贴而成,背上有许多刺,身体的下面还有好多小脚……。
  (评析:迎着孩子们对毛毛虫的兴趣,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看动画片《好饿的毛毛虫》,在这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讲述探究,幼儿对毛毛虫的形态特征有了较深的印象,所以幼儿能够这么细致的对毛毛虫的外形加以描述。)

  二、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讲解示范、幼儿动手操作撕贴毛毛虫。
  (一)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
  1、毛毛虫的身上有哪些颜色?
  毛毛虫的头是红颜色的,身体上是带有墨绿、翠绿、草绿、浅绿、淡绿、中绿、深绿、青绿、橄榄绿的小圆组成。
  红色和绿色系的小圆组合在一起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
  幼儿讲述,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小结:红色和绿色组合在一起的,是一种鲜明的对比,红色和绿色它们是一对对比色,用在这里,让我们小朋友一看就区分开头和身体。
  评析:在活动中很自然地渗透了红与绿是一组对比色这一知识点。
  2、好饿的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有什么变化?
  星期一,它啃穿了一苹果。
  星期二,它啃穿了两个梨。
  星期三,它啃穿了三个李子。
  星期四,它啃穿了四颗草莓。
  星期五,它啃穿了五个橘子。
  星期六它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毛毛虫每天吃完东西都会长大,渐渐地毛毛虫由小变大,越来越长,越来越粗。
  3、PPT出示出示六天中毛毛虫的不同形态。提问:毛毛虫,吃了东西,还不忘每天锻炼身体,做了哪些运动呀?(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姿态的毛毛虫的不同之处。(重点观察毛毛虫头部的表情及身体的动作)
  (评析:在提供毛毛虫的范例时我注意提供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有向上的、有往下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这样的作品就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力强者可选择多个侧面表现,能力弱的幼儿选其一种进行撕贴。运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美工创造的各种技能。)
  幼儿讲述时,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小结:
  毛毛虫有时做伸展运动把身体伸得直直的,像一条线。
  有时毛毛虫在做体侧运动,调皮得把身体扭来扭去,像座拱桥。
  有时在做头部运动,上下左右扭动头部。
  4、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的伸展、体侧、头部等运动。
  (评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模仿毛毛虫的运动,让孩子在玩中感知毛毛虫的特征,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各种身体动作中的印象,这看似简单的玩一玩,却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玩得开心,看得仔细,加上老师的不断引导,很快就把毛毛虫的形态特征观察得仔仔细细。为后面幼儿自主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讲解示范制作毛毛虫的方法
  1、毛毛虫可爱吗?今天我们也来制作毛毛虫,需要哪些材料呢?
幼儿讲述:色纸、双面胶等。
  2、先做什么呢?
  幼儿讲述:幼儿A撕圆、幼儿B剪圆、幼儿C画好了再剪圆
  3、今天我们不借助工具,直接用手撕圆,怎么撕?
  (1)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示范:
  A用红色的纸撕圆,作为毛毛虫的头。
  两只手分别做小孔雀(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别捏住色纸),一边撕,一边转动色纸。(2)请个别幼儿也来试一试。
  B用绿色的彩色撕圆作为毛毛虫的身体。
  (3)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撕法?
  幼儿:折一折撕成半圆再展开就是一个圆。
  (4)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撕9或10个圆,教师直接出示事先撕好的几个圆。
  (5)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互动式的黏贴。
  提醒幼儿注意黏贴时,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要紧紧地抱在一起,不能脱节。才能拼成毛毛虫。
  黏贴好以后,与幼儿一起在圆片片上为毛毛虫添画眼睛、嘴巴、触角、脚、刺。
  (评析: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老师没有机械的示范毛毛虫的撕贴方法,没有乏味枯燥的技能训练,而是在孩子们的说说、动动中,逐步掌握圆形连接的方法。)

  (三)幼儿自主撕贴制作毛毛虫
  1、请小朋友自己制作毛毛虫,先用红色的纸撕圆做头,在用绿色的纸撕圆做身体,再贴上双面胶连接起来,做好以后再贴到纸上,添画眼睛、嘴巴、触角、脚、刺。
  2、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毛毛虫一天中喜欢的食物喂给毛毛虫吃也可以自己创编毛毛虫可能会到哪里去,发生了什么事?
  (1)可以黏贴一个苹果或两个梨、三个李子、4颗草莓、5个橘子、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2)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添画场景。

  三、展示作品,进行讲评。
  1、将幼儿的作品分组一一进行展示。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毛毛虫。
  (1)它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2)或它吃了东西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四、延伸活动制作绘本《可爱的毛毛虫》
  在区域活动中,请幼儿分组进行绘本制作。
  与幼儿一起把毛毛虫作品进行串联创编起来,变成自己的绘本故事《可爱的毛毛虫》,用回形针连在一起。

  活动反思:
  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点
  从幼儿近阶段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以新《纲要》为指导,注重幼儿“喜欢毛毛虫的情感” 。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形态,激发幼儿用灵巧的双手撕贴表现毛毛虫。并通过黏贴食物,添画场景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心中毛毛虫可爱、生动的形象特征”。又通过延伸活动制作自己的绘本故事《可爱的毛毛虫》,来激发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感受活动的无比快乐和惊喜。

  二、生动形象,关注细节
  在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毛毛虫的的头是红色的,身体是绿色的,让人一看就明白哪里是头哪里是身体。自然的渗透了对比色的知识。同时在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时,通过形象生动的提问:毛毛虫,吃了东西,还不忘每天锻炼体,做了哪些运动呀?来激发幼儿观察、比较毛毛虫表现出的不同姿态、表情、动作,这样的提问也易于幼儿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的伸展、体侧、头部等运动。满足了幼儿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对毛毛虫的不同形态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快乐的情感体验
  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环节与环节之间体现了自然的递进性。幼儿是主动的观察者;激情的参与者;成功的体验者;快乐的收获者。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尊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受到了美工活动的乐趣。

第9篇、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画出简单的小动物。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录音,ppt课件,水笔、记号笔、水彩笔、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身边的小动物。幼儿通过回忆、讲述,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动物。   
  2、欣赏:小动物    
  (1)观看《小动物》课件,教师适时提问:刚才小朋友说的只是众多小动物中的一种,我的好朋友去世界旅游时,拍下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看看呢?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小动物,它们各具特色。    
  3、幼儿在欣赏小动物的基础上,学习画出小动物。    
  4、幼儿创作绘画    
  (1)出示老师设计的小动物。    
  (2)提出要求,幼儿临摹小动物。    
  5、作品展示评比:比比谁的设计最漂亮。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意愿绘画各种小动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动物的身体和四肢。于是,我从简笔画书上挑了一些孩子们常见或者熟悉的比较简单的小动物,准备画好以后投放在区域中,这样,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仿照老师的画,相对意愿画来说,在难度上降低了许多。

第1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对称剪纸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剪纸作品。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核心要素:
  对称构图、手指灵活

  教学准备:
  1、长方形和正方形彩色手工彩色纸、剪刀、铅笔、胶棒、彩笔。
  2、装饰有对称图案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具有对称图案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请幼儿欣赏各种图案的对称剪纸作品,请幼儿观察这些作品的图案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剪出来的。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剪纸”的含义。

  二、剪纸:
  1、教师指导幼儿看剪纸图片,并介绍对称剪纸的方法。
  (1)将一张长方形的彩纸沿中心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小动物图案(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设计出其他的图案)。教师提示幼儿对折的边缘要画有连接处,保持图案的连续性。
  (2)用剪刀沿着图案的轮廓线,先剪中间部分,后剪外轮廓多余的部分。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线条的连接处不能间断,展开即是美丽的对称图案。
  (3)把剪好的小动物图案贴在另一张纸上,添画出自己喜欢的背景,组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2、请幼儿选择一种图案,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剪纸。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巡回指导。待熟练后,鼓励幼儿剪出其他图案的对称剪纸。

  三、展示:
  幼儿的剪纸作品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与评价,也可以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的环境。
  区域活动:
  在手工区提供多种对称剪纸的图示和纹样,供幼儿学习和模仿,鼓励幼儿设计和剪出多种多样的对称剪纸作品。

第1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民族服饰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在服饰上也不例外。每个民族都有代表他们民族特征的服饰。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汉族以外,还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特点。他们的服装大都色彩鲜艳,颜色丰富。小朋友通过欣赏各民族服装的图片,还画出了各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使幼儿了解几个重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族服饰图片。
  2、幼儿活动手册1第39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图片)

  二、漂亮的民族服饰
  学习用图案和花边绘画,装饰民族服饰。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藏族的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我们汉族的衣服最最典型的衣服就是旗袍,很神圣的,女孩子穿上很漂亮。
  2、刚才你们在欣赏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
  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
  3、 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
  4、 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再看下一张图片。它怎样排列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原来这些民族服饰不仅有对称美,图案的排列也很有规律,就像我们数学里的排序。
  5,欣赏二方连续图案,了解其规律。

  三、欣赏作品
  1·幼儿装饰图案,教师关注幼儿对二方连续图案的运用,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民族服饰。
  2.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家长欣赏幼儿的民族服饰。

  评价分析
  都说绘画和语言是融为一体的,说能为幼儿绘画做好铺垫,绘画能让幼儿说的内容更加丰富。活动需要让幼儿在了解民族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手脑并用表达,也即绘画。前面的活动已经让幼儿充分了解了服饰的特征,教师在绘画前让幼儿又一次观看各种图片,承上启发式的谈话,能让幼儿马上回忆起已有的经验,进行口语表达,为绘画打开一个广阔的思路。然后教师进行地民族服饰的范画展览,让幼儿在欣赏、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交流,并为幼儿创造一个空间,让幼儿与伙伴商量,并可以模仿,可以自己设计,虽然是“留白”的空间,但是可以丰富幼儿头脑中对服饰的印象。接着,我让幼儿进行第一次绘画表达,并进行展示,一是帮助绘画展示的本人以自信,在第二次绘画的时候进行创作。二是经过大家的展示交流,丰富其他小朋友的视野。

  教学反思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几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名称和特点,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在活动过程中,我利用幼儿用书的画面,让幼儿了解我们祖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我们壮族是个大少数民族家庭,服饰也很有特色,很漂亮,随后让幼儿动手制作新疆帽,自己欣赏或交换欣赏各自的作品,从而使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名称和特点,以及分辨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及制作少数民族的服饰作品,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文化的思想感情。活动达到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好。

第12篇、中班美术美丽的秋天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我们班上的美工活动区中,孩子们对拓印这种作画形式非常感兴趣,同时我又结合季节生成了本节活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新颖的作画工具,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孩子们对这些新的工具也都很感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暖色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大胆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理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秋天的色彩。
  难点:掌握拓印的作画技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 颜料 塑料版 水粉笔 图画纸 喷壶 线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引出秋天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为什么?

  二、老师周末的时候给小朋友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小朋友在周末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秋天,小朋友们给我带来了很多他们找到的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能代表秋天是收获、丰收季节的一组图片
  问:你最喜欢那一副?为什么?
  出示主色调不同的秋天的一组图片
  问; 你最喜欢那一副?为什么?
  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特点,这四幅图所呈现的是四种不同的组色调。

  三、出示色环(暖色)欣赏画家的作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颜色,可是有几种时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觉的,我们把它们叫做暖色。一一介绍。 秋天真美呀,无论是金灿灿的稻穗还是红彤彤的苹果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画家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就运用这些色彩表现出了多彩的、温暖的、色彩斑斓的秋天。

  四、教师示范画法
  其实我也能画出我心目中的秋天,可是我今天画画要用到的工具可不太一样。介绍工具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在塑料板上刷颜料——用水粉笔滴另一种颜料——喷壶喷不同的颜料——图画纸盖在上面印——线绳在印好的纸上拖画。

  五、幼儿绘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 对幼儿作品进行点评。

  七、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从目标的的完成情况来看,还是基本都完成了三条目标,但在前半部分幼儿欣赏秋天图片时,我让孩子表达的不够多,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说说自己对秋天的理解以及他们眼中的秋天。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作画的过程,而我过多的强调了作画的过程和步骤,以至于最后的作品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会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多下工夫。

第1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拓印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起来啦,树叶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们在树底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情景当然不能错过,引导孩子用树叶来拓印的大好时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了解树叶的奇妙以及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不同之处。
  2.了解拓印的方法,乐意与同伴探索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各式各样的树叶若干,厚薄画纸人手一份,蜡笔每桌两盒,胶水每桌2个。
  教师:事先做好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个子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欣赏教学挂图中“奇妙的树叶”,感受树叶,叶脉的奇特之处。
  教师:请大家欣赏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老师考考小
  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脑袋最聪明。
  “小朋友看到图中的这些树叶,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与平时我们见到
  的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中间一条一条的小线线(叶脉)谁知道是什么,谁
  能告诉我”?
  小结:秋天到了,小树叶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他们都到哪去了?树
  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着急么。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它们还回回家找
  妈妈么?什么时候还会去找妈妈呢?(当春天来了小树叶就会回来找妈妈了)
  3.出示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教师:这里有一副奇怪的画,从这副话里面,小朋友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画里
  面又藏着
  些什么呢?谁能看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拓印画,讨论怎样进行拓印。
  教师:画里面的树叶是怎么样画进去的?可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引导幼儿对
  拓印画的兴趣
  阅你读幼儿用书,了解拓印树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
  2> 然后把树叶用胶水贴在厚纸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纸铺在上面固定好。
  3> 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蜡笔均匀地涂在薄纸,进行拓印。
  5 幼儿动手尝试拓印画。
  教师:大家想用什么样的树叶拓印呢?想怎么样拓印呢?
  1>幼儿分小组进行版画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
  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拓印画。
  3>把印好的画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拓印画。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拓印树叶的,拓印出来了吗?为什么?
  小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只有画面产生凹凸不平时才能拓印的,树叶可以拓印
  出来,拓印的时候,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7.幼儿根据刚才的发现,再次进行拓印画的尝试。
  8.展览、欣赏各自拓印画的作品,分享、尝试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延伸活动
  下节课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颜料、油画棒、铅笔、水笔等)和不同纸质的纸张。引导幼儿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选择树皮、轮胎、布条、不同粗糙程度的墙面等一些其他有纹路便于拓印的东西。由拓印引发幼儿对不同物质的表面机理的关注兴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第1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蒲公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第15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石头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园承接了《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后,我们针对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开展有效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纲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兴趣是孩子绘画的最好的帮手,有一次,带领幼儿到我们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条用各种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特别感兴趣,他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按摩路。孩子们对石头产生了兴趣,那我们就在石头上画画,我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较大的和较光滑的石头,作为绘画材料。在活动设计时我想让孩子能根据石头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但考虑到中班幼儿虽然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欠缺。我便将活动的重点放在用色彩鲜艳的颜料来装饰石头,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水粉颜料来装饰出漂亮的石头画。
  2.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难点: 在装饰石头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及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石头展览馆场景,视频展示仪,各种石头,水粉颜料,水粉笔,轻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作品欣赏:
  通过欣赏石头画展,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1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石头画展,请小朋友仔细看,石头上都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块石头。
  2 .讨论: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三种类型的石头画
  (1)形状(2)色彩(3)布局
  3.总结:师:刚才欣赏了那么多的石头画,有的石头画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装饰的,有的则运用了许多漂亮的颜色,有的画上画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也来办一个画展吧。

  二、示范活动:
  1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绘画重点(首先我要选择一块喜欢的石头,然后想好要画什么,接着用小的毛笔来画轮廓,选用大一些的笔来图底色,颜料不要加水太多,要根据你的内容,合理搭配颜色,在换颜色时要注意将笔涮干净,另外等石头上的颜色稍微干一些在换另外一种颜色,这样颜色不容易乱。
  2 .讨论:
  师:我的石头画完成了漂亮么,给我鼓励一下吧。(放在展览架上)
  师:你想在石头上画什么呢?(幼儿讨论)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四、欣赏评价
  老师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请幼儿欣赏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刘老师和学校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活动进行讲评:
  优点: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由于提高材料是幼儿很感兴趣,幼儿的绘画兴趣很高。对于初次尝试在石头上,幼儿的绘画作品效果还不错。
  不足: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拿取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水粉绘画时颜料不能沾太多水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也是这个课题的真正目的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第16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教案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老师或同伴帮助。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圆形、徒圆形若干,数量等于幼儿人数。
  2、制作的工具和辅助材料:水彩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共幼儿欣赏。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看看桌子、柜子上又那些材料?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用纸盘来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选用那些材料?
  3、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表演手法,如:用纸、绒线粘贴头发,用彩笔在纸盘上画武官。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帮助,并提醒幼儿制作完后要将所有物品归放整齐。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并猜猜“这是谁”,延伸活动:
  可将幼儿作品布置于墙,供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学习增加同伴间的友谊

第17篇、中班美术活动熊猫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画纸、蜡笔。
  2、教师范例。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吗?你们看它是谁啊?(教师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教师请幼儿说说熊猫的特点)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教师: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教师: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教师: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教师: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

第18篇、中班美术吹画梅花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中班的学生,对画画有了一定的认知。小朋友一般对画画的认识就是用笔在纸上画,针对这个我们特别设计用吸管吹画。我们在对有幼儿园环境的布置方面也针对春、夏、秋、冬进行布置。孩子对冬天的认识就是梅花,所以特别设计次活动,加深对梅花的认识。同时运用以前没有采用的方式进行绘画,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对梅花的认识,知道梅花有树干,梅花有几瓣。
  2、能够在吹画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乐趣。
  3、能掌握颜料的多少,能将树枝和梅花相结合。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画梅花上对梅花的画法。
  2、难点在吹画的过程中对画的掌握,颜料多少的运用。

  活动准备
  绘本、广告颜料(容易洗干净)、吸管、梅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首先拿出准备好的吸管(吹画用的吸管是平时喝的牛奶用的,也是小朋友自己保留下来的。)让小朋友说说吸管的用途,猜猜我们保留下来的吸管会用来做什么?让我们小朋友带着问题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 活动过程:
  1、把事先准备好的颜料、吸管、绘本分别放在每个桌子上面,讲好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老师把事先画好的梅花的图片给小朋友们看。
  2、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老师把每个步骤都示范给小朋友看。在示范的过程中,让小朋友学会观察。第一步:用吸管点一点墨汁在绘本上面,然后用吸管吹开墨汁。第二步:在画好树枝后,用自己的手指沾上红色的颜料,印上四个花瓣。老师在旁边也做一定的指导。第三部:发挥小朋友的想象力,让小朋友自己去画。
  3、活动结束:小朋友的作品都画好了,由于是颜料所以没有那么快干,我们也准备的有一块地方专门用来放作品。老师事先把纸上都写上了孩子的名字,为了让这次活动更有意义,所以画好之后在上面都写上一句话,问问小朋友想把这幅画送给谁。
  4、活动延伸:这次活动画的是梅花,我们采用的也是红色的颜料。其实还有其他颜色的梅花,我们也给小朋友自己空间去了解。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总体上来说是算成功的,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吹画的乐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小朋友也有很好的互动。其实社会在不断创新,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也应该不断的创新。让小朋友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这次的吹画活动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我们在这个活动总也吸取了很多经验。这次活动有很大的创新,突破了我们以前所开展的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好多细节上的东西没有考虑周全。
  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多准备几种颜料。应该多给小朋友们自己发挥的空间,也就不局限于画一种东西。也可以让小朋友自己画好之后,谈谈自己画的是什么。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几位领导在,他们一直认为这次活动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有点大,不过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围。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后,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就会更有经验一些。

第19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彩虹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像,创作。
  3、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雨后带幼儿观察彩虹,“彩虹图片”
  2、幼儿用书,纸。
  3、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我们都知道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会议讨论见过的彩虹。请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请幼儿说出彩虹的颜色,它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夏天下雨的时候会打雷,闪电,这样的雨叫什么雨?
  3、雷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什么?是否每次雷阵雨过后都会有彩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对吗?如果太阳不出来,能看到彩虹吗?
  小结: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所以,雨过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观看彩色图片。引导幼儿从彩虹的外形、颜色等欣赏。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Www.XjlEt.com)儿童 网站
  5、彩虹宝宝真调皮,喜欢到处找朋友做游戏,它喜欢和谁做游戏?第一幼儿教育网站
  6、教师出示彩虹作品并讲解彩虹绘画过程。
  7、请幼儿选择油画棒、颜料、棉签、水彩笔等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绘出彩虹。
  8、将彩虹纸剪成云朵布置活动室或引导幼儿画出彩虹后添画景物。

  创作联想
  1、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彩虹,你想请彩虹宝宝和谁做朋友,请你把它画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彩虹,教师巡回指示。
  3、鼓励幼儿大胆落笔,运用多种技能表现自己的的想象中的彩虹。
  4、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彩虹。

  展示交流
  1、出示幼儿的作品,观察是七种颜色,引导幼儿分辨颜色排列变化规律是否对。
  2、交流彩虹和谁交朋友做游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雨后的天空。
  区域活动
  气象公公的玩具店。
  活动目标:
  学习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初步理解风、云、雷、电和雨的自然现象。
  活动准备:
  小猪、小兔、小猫和小狗头饰以及风、云、雷、电和雨和气象公公的头饰。
  区域规模:
  设1个区,10名幼儿。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主分配角色扮演各种角色,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结合角色说说买了风、云、雷、电和雨后,都发生了什么现象?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感知了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的顺序。同时,幼儿们尝试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作品《彩虹真美丽》,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不会画彩虹,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不完整,注意对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幼儿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表扬与激励。

第2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爱心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手工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手工材料五花八门,方法多种多样,一张纸、一块布、一个盒子、一片树叶,都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制作,而且其中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动力。有了兴趣就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能活跃思维,丰富想象。而游戏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爱心卡》。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挖掘手工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培养“心灵手巧”的幼苗。

  活动目标:
  1、制做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 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教案40篇》

《小班语言教案20篇》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