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文本赏析
栏目:教学案例这是巨人的花园文本赏析,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一年四季都非常优美的环境,人人喜爱,孩子更是喜爱。从一个优美的环境引出童话故事,引出故事人物。环境描写的用词很讲究——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白雪一片,四个字描写春夏秋冬的美景,读起来朗朗上口。)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很久了,是一个交代——这是改写者简略的表述。旅行去干什么了?原文讲他去了妖怪家,呆了七年。联系下文看,如果巨人不是去了这七年,孩子们是不能在这里尽情玩耍的。改变着这样修改,其实是为童话埋下了一个伏笔。细心读故事的人是能够认真玩味这“好久”的。)
有一年秋天(这里交代“秋天”,不单单是一个时间的概念的,秋天里,这里仍然开了很多花,童话的神奇就在于此。因为即使秋天,孩子们在这里,花园照样是鲜花盛开繁茂无比的),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巨人的自私,从巨人一出场就作了介绍——很生气,谁允许?一个“滚”,写出了巨人的蛮横、对孩子们相当的不客气。)
孩子们吓坏(吓坏了,侧面写出了巨人当时态度的极端恶劣)了,四处逃散。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围墙,写牌子“禁止入内”,这里是有特殊含义的,表面看,他是在告诉孩子们不要再来,其实,有个很悲凉的意味:他将自己与孩子们隔开了)。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对比的写法,令读者像巨人一样深思——这是为什么啊?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和、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这与“美丽的鲜花,小鸟的叫声”鲜明强烈得对比。巨人在花园周围建了围墙,不但阻止了孩子们,而且也组织了自己的视线——他竟然不知道村子里已经是春天了,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啊!)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有了春天,又有了孩子们,景色是美好的。跟“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按理说,巨人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下文马上写了生气——童话的情节就是这样的,第一是重复,他看到孩子们就生气,与上文的生气是重复的情节。第二是令人意外——看到春天,期盼的春天,怎么还生孩子们的气啊?这就是意外。)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孩子们一走,园子的景色马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童话情节就是这样的神奇。)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度,过度向巨人态度的转变)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巨人看到男孩,仍然是那样的恶劣态度)。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话的眼睛“,眼睛怎能会说话?会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够传递不用语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小男孩本来是要和巨人说些什么,是要向他表达点东西的。会说话的眼睛是个比喻,很形象很生动。如果将这个句子改成“却用眼睛凝视着巨人”,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小男孩是吓懵了,还是怎么着?读者就不会很明白为什么。加上“会说话”,小男孩的形象就立起来了——别人都跑了,他没有,他要想巨人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思,什么意思?说什么话?你就会很认真的往下读。)。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会说话的眼睛,像巨人传递了一种意思,一种感情,令巨人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这就是童话的神奇情节。)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巨人的表白,对前文一系列的悬念做了解释)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小男孩亲近巨人,是要拉近巨人与孩子的距离,他肩负着转变巨人的责任的)。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第一次,强调了巨人过去不爱孩子们的时候从没没有过的感觉,用了第一次,将这种感觉写得非常强烈、深刻)。于是,他立刻(这是巨人态度转变的表现)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变化了,——站、爬——孩子们不再畏惧他,而巨人,由于从冷酷、蛮横的对待他人,到善良的对待孩子们,自己的生活也非常幸福起来)。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有的老师做解读的时候,将“巨人”定位为“自私”。的确,王尔德的原文题目就是“自私的巨人”。但是,我个人仍觉得,教学修改之后的童话,更重要的是体会孩子们的神奇、巨人的转变后的幸福感,而不宜将童话人物贴上标签——在理解神奇的情节过程中,理解巨人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经能够领会到“自私”就不能快乐,有幸福与他人分享、关爱他人就能幸福温暖。所以,不要非让学生说出——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概念来。)
(本文教学的着眼点,要借助童话神奇的情节变化,认识情节变化的神奇,在此基础上读懂人物,读懂人物关系,读懂作者的意图。)
——巨人看到孩子们很生气,轰走孩子们——冬天来了,春天的花园仍然是冬天;春天里孩子们从墙窟窿爬进来玩,巨人看到又很生气,轰走孩子们,于是春天的花园又变成了冬天;小男孩用行动教育了巨人,巨人从此和孩子们分享花园,春天又来了,巨人很幸福,孩子们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