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案例

《诗经·卫风·氓》教案

栏目:教学案例

这是《诗经·卫风·氓》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基本常识,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和人物性格,了解叙事诗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赏析诗歌比兴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

  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导入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如: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⑤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相传《诗经》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6�1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国风”,民间歌谣。共15国风,160篇。

  “雅”——“大雅”“小雅”,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为 “赋”“比”“兴”: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以上六项被称之为“《诗经》六艺(六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疏通字音(书下注释)

  愆期qiān 将qiāng子无怒 载zài笑载言 卜筮shì 于嗟jiē

  徂cú尔 淇水汤汤shāng 罔wǎng极

  2.重点字词:

  实词

  ⑴将子无怒 愿,请。

  ⑵来即我谋 靠近。甲骨文像一人跪坐锅前

  ⑶至于顿丘 到,“于”为介词。 ⑷载笑载言 动词词头。

  ⑸自我徂尔 往。 ⑹女也不爽 过错。

  ⑺言既遂矣 言,助词。

  ⑻三岁食贫 古时指“年”。岁岁年年。

  ⑼总角之宴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通假字

  ⑴氓之蚩蚩 蚩,通“嗤”。 ⑵匪来贸丝 匪,通“非”。

  ⑶于嗟鸠兮 于,通“吁”。 ⑷犹可说也 说,通“脱”。

  ⑸隰则有泮 泮,通“畔”。

  实词活用

  ⑴其黄而陨 形—动,变黄。

  ⑵三岁食贫 形—名,生活贫困。

  ⑶二三其德 数—动,使动用法,使“德”有时二,有时三。

  ⑷夙兴夜寐 名—状,在早晨,在夜里。

  3.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

  (1)提问: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情节线索是什么?

  明确: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情节线索:“恋爱”——“婚变”——“决绝”

  (2)提问:诗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层(1—2):追述恋爱生活。

  第二层(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层

相关文章

《巨人的花园文本赏析》

《《诗经·氓》课文解读》

《《论语》课文经典名句品读》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