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原文及解读稿
栏目:教学案例这是《论语》选读原文及解读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第一”中,孔老先生用了三个反问句,反问句的语气比陈述句要强烈,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温柔敦厚的老者,用反问的语句充分地表达着自己在精神世界的满足和快乐,这种境界,让人向往啊!
“时”的意思是“常常”,“习”的本意是小鸟反复地练习飞翔。“说”通“悦”,是高兴愉快的意思。小鸟的飞翔不是一次能够成功的,它要扑打着翅膀,飞起跌下,不断练习,才能最终学会翱翔蓝天。任何学习,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像小鸟学飞一样不断温习练习,才能把学习的内容研究透彻,真正领悟,最终掌握。一旦变不懂为懂,变不会为会,变不能为能,其内心又该是多么愉悦啊!孔子通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①学习是需要不断温习的,通过不断咀嚼研究,我们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透彻,才能真正学会。②这种温习要经常进行,持之以恒,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否则就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③一旦学习的内容最终被我们领悟掌握,带给我们的满足感、成就感、充实感,是很多其他快乐难以企及的。人最大的幸福在于内心世界的充实,而成功的学习是我们内心世界得到充实的途径之一。内心充实了,又怎能不愉悦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朋”让人快乐呢?“友”就不让人快乐吗?在古代,“朋”“友”意思相近,但是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古人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意思是共同学习的人是“朋”,有相同志向的人是“友”。前者带来的快乐在于砥砺切磋,后者带来的快乐在于志同道合。一个乐于学习的人,周围未必能够有和自己兴趣相同,能够切磋学问的人,若能有这样的人和自己平等对话,时时交流,肯定会在学业上取长补短,共同得到长足的进步。而在“上穷碧落下黄泉”反复找寻的时候,一个与自己知识层面相同,能够质疑问难的人从远方来到自己的身边,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内心喜悦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的意思是怨恨。君子指有修养有道德,人格高尚的人。这里有两个问题:1.君子为什么会不被人了解呢?2.君子在不被人了解的时候并不怨恨,是一种行为习惯,还是一种理性认识?
《说苑》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景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谁是你的老师?”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仲尼先生。”齐景公问:“仲尼先生贤德吗?”子贡回答:“贤德啊!”齐景公问:“他贤德到何种程度了呢?”子贡说:“我不知道。”齐景公奇怪道:“你知道孔子贤德,却不知道他贤德到什么程度,这可能吗?”子贡回答说:“大家都知道天高,无论年龄大的小的聪明的不聪明的都知道,但是天高到什么程度,大家都不知道。因此我知道仲尼先生贤德,但是我不知道仲尼先生到底有多贤德。”
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人,一般人是难以达到他的境界的,这样,不被人了解就是一种常态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的人都不是能被一般人所能透彻了解的,所谓“高处不胜寒”是杰出人物的宿命,所以苏东坡才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之叹。君子不被人了解但并不怨恨,应该既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别人不能了解,何必苦苦追求被人了解呢?这种心境,既源于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认识,也源于一种包容和豁达的行为习惯。一般人不被理解,轻则怨艾,重则愤怒;君子则处之淡然,安之若素。可见,修养这个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修心立德为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