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栏目:教学案例这是《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
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揭诗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出示课件,音乐,展示“西湖十景”,师旁白)
2、看过刚才的图片,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
3、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齐读课题;学生读,老师听出了你的节奏:“饮湖上初晴后雨”,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指名试读;按节奏齐读。
[教学意图: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
(预设:生: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生: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上;
生: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师: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诗人在西湖上饮酒,一开始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师:那么作者是谁? 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教学意图:“题好一半文”,写作如此,教课亦如此。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知诗人、了解诗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不显得生硬、突兀、枯燥。]
三、学字词,明节奏。
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么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老师提出两个要求:a、读准字音,b、想一想美在哪里。(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出示PPT带生字读音诗文)
潋滟(liànyàn)亦(yì)淡妆(zhung)浓抹把整首诗连起来能读好吗?
指名读;师范读。学生自己画节奏,(点击PPT划上诗文节奏)画上节奏,老师与
同学对一对;按节奏齐读。 看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一定有收获。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写“初晴”,哪句写“后雨”? [教学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
四、赏“西湖之晴”。
出示第一句诗,齐读诗句。
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晴”
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怎么样的,水光潋滟
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水面“水光潋滟”。
“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水怎样?(波光闪动)
结合课下注释,这就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课下注释。
出示图片。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金光闪闪……)晴天的西湖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同学们来读一读。指导朗读“潋滟”,读完整一句话。
真美啊,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晴天里。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出示PPT晴天西湖)
生: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有时还调皮地吐出一串泡泡。
师:多可爱的小鱼啊!
生:一棵棵垂柳静静地站在西湖边,长长的柳枝绿绿的,好像小姑娘的辫子。
师:这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啊!
生:碧绿的荷叶圆圆的,早晨的露珠在上面滚动着,西湖里开满了鲜艳的荷花。
师:哇,这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可爱的鱼儿,嫩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依依的垂柳,这些美景都会在水中留下自己美丽的影子。
填空翻译:水上___,__天的西湖的景色多么___。
(6)指导朗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7)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心情如何,用诗句回答“好”,
难怪苏轼赞叹道: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道: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五、赏“西湖之雨”。
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美景中时,不知不觉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如果是你在游玩时候遇到了雨,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诗人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此美景,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奇”
读诗句,出示图片,诗人看到什么了?出示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中用哪个词来形容刚才的这番情象?(山色空蒙)(板书:空蒙)
“空蒙”什么意思(预设: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出示图片,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西湖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山色空蒙雨亦奇。
(5)这时,你在湖上又能看到什么情景呢?
填空翻译:山色____,__天的景致也很___。
(6)指导朗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7)小结: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再赞叹道: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教学意图:设计两处看课件想象说话,由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雨之美鲜活灵动起来]
六、赏“西子西湖”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优美的湖光山色之中,这么美的西湖你要用什么来比喻呢?
(预设:美丽的西湖像一幅美丽的画;人间仙境……)
齐读三四句,注意:1、练习课文注释,2、你读懂了什么?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西子)你从哪里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板书:西子)
了解西施
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呢?(淡妆浓抹总相宜)
(板书:淡妆浓抹)解释“宜”的意思
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啊?(都好)为什么?
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重读:总)
师:美丽的西子淡妆美,浓抹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汝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还用来赞美西湖)
西湖还有什么时候美丽呢?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她们有什么相通之处?
(引导理解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因为都有一个“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不需外物衬托,不需人为修饰的独特的天然的美!)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地惊喜、得意,我们要这样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学意图:“西施”是诗中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课件图片,借旁白语言,借想象生活,重墨渲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受到西施之美,感受到西湖之美,更感悟到文字之传神。]
七、小结:
1、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高兴……)
2、带上这样的好心情,我们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3、(出示PPT配乐诗文)配上美妙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我们一起读。
4、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
(谁来试试,指名背→齐背)
[教学意图:音乐是流动的画,《出水莲》之优雅柔婉非常接近诗句意境,诗句在音乐的伴奏之下,无疑引领学生感受到带情感的画面。]
八、荐诗篇,重积累。
1、这就是美丽的西子湖,多少文人墨客为她写下美妙诗篇。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写西湖的诗,你搜集到哪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2、老师也搜集到一首写西湖的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PPT拓展诗文)引入古诗《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生读诗
4、让我们在琅琅书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吧!师生齐读诗句。
[教学意图:拓展两首写西湖的诗,带领学生领略了西湖的别样美,加深理解。拓展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借助课堂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
九、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好
西湖西子(湖)
雨奇
十、作业:
背诵本课古诗
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描写西湖的诗歌读一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