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教学教具
栏目:数学教案这是方位角教学教具,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习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习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方位角教学教具第 2 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大家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动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你认识现在这个图形吗?
生:这是一个角。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角。
【评析:引入简洁、巧妙自然。】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哪儿有角?
生1: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师: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2、抽象图形,形成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身边的物品,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师:“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
师:(指着课件屏幕上的点)这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数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顶点”。角还有什么呢?(两条直直的线)
师:(画出两条边)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做“边”。
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全班展示)
师:(师拿出三角板,指着其中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板书黑板)
【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3、观察找角、合作交流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请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学习)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集体交流,总结指角的方法: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延伸到两条边。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
4、体验感悟,动手画角
师:你知道怎样画角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指导画角:请学生翻开书本39页,齐读画角的方法。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点,从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标出顶点、边。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投影展示,集体交流。
三、强化知识,练习巩固
师:“角”非常想和大家做朋友,不过,它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那我们就开始“闯关大行动”吧!
第一关:辨认角。
师: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生1: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2:第二个图形不是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有一条边是弯的。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二关:数角。
师:(课件出示题目)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师:各是什么图形?有几个角?
生1:三角形有3个角。
生2:五边形有5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为什么这个图形只有一个角?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并说一说理由。
生4:圆有0个角。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深入课堂,比较角的大小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谜语歌《这是什么》(边唱边表演动作。)
师: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
生:闹钟
师:你们真聪明!(课件演示3个不同时刻的闹钟。)
师:闹钟上有角吗?
生:有。
师:钟面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
师:小熊、白兔、青蛙争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小朋友来评评理。
小组讨论:比较角的大小。
请3名同学拿着小熊、白兔、青蛙的号码牌站在屏幕前。
集体交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生: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大,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小。……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黑板)
【评析:运用谜语歌,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用观察法比较角的大小。】
五、动手操作,做活动角
师:下面咱们自己动手摆一个角,请小朋友们拿出两根吸管在桌面上摆出一个角,
教师示范用吸管做成一个角。
学生动手摆角。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大家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大的角;再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小的角。
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引起质疑,突破难点
师:比一比,哪个角大?(课件演示两个边不同长短的角)
小组讨论。
生5:第二个角的边长,所以第二个角大。
生6:两个角一样大。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说出想法。
师演示动画:第一个角两边同时延长,第二个角平移到第一个角的位置,刚好重叠。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黑板)
【评析: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生动,有效突破了难点;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七、巧摆小棒,提升思维
操作要求:小朋友只能任意用两根小棒,摆出有角的图形,看看有几种摆法?
学生演示:
八、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生:高兴。
生1:我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好,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啊!有关“角”的组成、特点以及如何辨认角的大小都学会了,真了不起!
【总评】
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在通过对教的认识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第二,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教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王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王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做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方位角教学教具第 3 篇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一个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的大小,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二、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认识角
三、教学重点
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操作实践感知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找一找生生活中的角,个别指一指
B、引导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C、小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D、回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角
2、动手做角,(准备好做角的工具,例如小棒、圆片、)
(1)学生动手做,(选择自已喜欢的材料)
(2)适当展示,以学生介绍为主
3、比较大小
(1)观察多媒体中演示的剪刀打开关闭时角的大小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开的程度有关)
(2)直接比较,多媒体演示,一眼看出,(四个钟面)
(3)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还可以怎样比较?(两个钟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2、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3、动手剪一剪,一张纸剪一刀后,还有几个角?
4、游戏摆一摆, 用小棒摆一个有角的有趣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那么五角星能和你成为朋友吗?不过五角星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小朋友,我真的只有五个角吗?
方位角教学教具第 4 篇【教学目标】
1.在用量角器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础上,能够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理解角平分线概念,并掌握角的平分线的画法,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一些问题;
3. 经历“观察,实践,归纳,理解尺规作图的合理性”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画法,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方法】诱思引探教学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六章第二小节的第二课时,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一些基础知识,本节课重点是角的画法及角平分线的概念教学。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从而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了解角的概念,熟悉角的表示方法并能利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并且会根据图形写出角的和与差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采用观察、实践、归纳的方法、讨论的形式,学生比较熟悉,能将角的学习与线段的学习进行类比,再次体会数学类比思想.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探寻疑
2010年亚运会女子九球比赛片断(视频播放)
如图1,你知道关于打台球的一些基本常识吗?(呈现图形)
已知角。那么如何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台球运动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开始首先就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己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
二、合探解疑
1.想一想:两块三角板如图放置,你能计算图中的各个角吗?
2.试一试:利用一副三角尺,自己动手操作,看能得到哪些角度的角?
【设计意图】从特殊角度出发,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两个角的和、差的
计算,采用同桌之间互相探讨,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15倍数的角的画法。
3.做一做:
如图,已知∠MON,你能画一个与∠MON相等的角吗?
如图2,红球能否被击入下角的袋中?要解决这个问我们就要画一个角,使它等【设计意图】从特殊角的画法,过渡到一般角的画法,从三角板、量角器作图过渡到尺规作图,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从感性也逐渐上升到理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设疑,再质疑,不断深化和拓展,诱发学生深入探究。要充分暴露学生在作图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到合作交流为主线,要善于等待,适时点拨。
4.练一练
如图,已知∠AOC, 以OC为一边,画∠BOC,使∠BOC=∠AOC.(尺规作图)
有怎样的关系?请用等式表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尺规作图,
再引导分析所作图形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角平分线的概念,既巩固尺规作角的过程,又自然过渡到新知,合情合理,便于学生掌握。
三、共探质疑
1.思考之门
如图,若∠AOD=80°,OC是∠ AOD内的一条射
线,OB是∠AOC的平分线,∠AOB=30°.求∠AOC
与∠DOC的度数.
2.误区之门
已知∠AOD=60°, ∠AOB=20°, OC是∠BOD的平分线,求∠AOC的度数.
3.智慧之门
(1)如图,已知线段AB=12cm,点C在AB上,点D是AC的中点,点E是BC的中点,求DE的长.
A B
(2)以角∠AOB类比线段AB,以角平分线类比线段中点,自编一道题,提出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了思考之门、博览之门、误区之门、门三个通道让学生自由去选择问题,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合作的形式可以采用两个人的合作。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两个人的合作机会最大、效果最好。此外,学生通过动手编题,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悟”透数学知识。
四、再探悬疑
1.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应该注重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内在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整理,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并追求更大的成功。
2.作业:必做题:习题6.2 第4,6题;选做题:复习题第8题
思考题:你能用手上工具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吗?你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又产生新的疑问,激励学生向新的知识目标攀登的渴望,进而促使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回答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不断地动脑、动口、动手,始终处于一个“动”的状态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师以问题串提出疑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质的过程中,适时地提醒,适时地讨论。注重题后归纳反思和通过疑问解惑来引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