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数学教案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栏目:数学教案

这是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第1篇

  在备这节课的教学时,考虑学生的学情,我们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做了改进。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

  (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

  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8页的3,4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

  做一做,在多的后面画对号。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蜜蜂和小花谁多,并说出比较的方法。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

  《比多少》教学反思2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纷呈的图画最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上比多少的时候,我充分利用课本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演示及让学生实际操作来理解小兔搬砖头,4只小兔搬了4块砖头,引导学生连线,刚好一只兔子对一块砖头,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同样多”。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并且注重学生口语的表达,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己感觉不理想的是,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使小组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第2篇

  教学完比多少后,我认真对本课进行了反思,下面把我在本节课的一些做法写下来供大家讨论和指教。

  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给学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现在的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极丰富,对物体的轻重已有自己的概念。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会简单比较物体的重量。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猜一猜一枝铅笔和一枝钢笔谁轻谁重,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是根据长短,有的根据大小,有的根据材料的质地来猜,我没有做出判断,而是让学生自己来掂一掂,亲自来体验一下谁轻谁重,但是在两个物体的重量很接近时,还是很难掂出他们到底谁轻谁重,该怎么办呢?这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最合适的方法:用天平称一称就能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间的轻重,来推断一个苹果比一个橘子重。在三个比轻重时,由于限制学生用天平不能超过两次,促使学生通过等量代换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本课教学中,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呈现,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观察活动;并创设了一个学生自由猜测、实践、辨析的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在猜盒子的活动中,学生在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的应用已知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以达到一定目标。猜盒子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第3篇

  今年开学有点与众不同。说是开学第一周为学前准备周。这个新名词之前多少有点耳闻,但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在接到文件的时候才真实的明白其中意蕴。认真学习了数学学前教学的要求后,竟有点不以为然,不就是把新授课上成活动课嘛!让孩子们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简单!

  有幸聆听了一节由幼儿园老师执教的一节《数一数》,觉得幼儿园的老师真亲切,孩子们学得无拘无束。整个课堂似乎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对比自己以往的课堂不禁有点惭愧。幼儿园和小学还真不一样呢!心里这样想的时候其实有点自欺欺人,怎么会不一样?只是对待课堂,对待孩子,对待学习的心态不同而已。那时似乎才真正的明白学前准备周提出的意义之大决非容自己小觑。

  在接到学区调研任务的.时候终于感觉到了一丝压力。如何能甩掉原来的教学惯性,彻头彻尾地让自己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愉快的学习呢?准备是仓促的,但对于经历过多次公开课的我似乎还是信心百倍。脑海里多次浮起那位幼儿园老师笑容可掬的面庞,我能做到她那样吗?

  可进入课堂后,我竟如赤手空拳的战士,面对孩子们越来越迷茫的眼神节节败退,孩子们的快乐在哪里?我的轻松在哪里?一切都离自己的设想太远了。孩子们的答非所问,举手时的屈指可数,无法拒绝的心猿意马,都斩钉截铁的告诉我,我离孩子们的心好远好远。这让我好不气馁。

  课后很长时间我都无法释怀。直到一周以后的今天静下心来梳理和回忆那节课,不禁猛醒。

  一、了解孩子的知识储备,因材施教。

  多少次备课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备课更要备学生。虽然对现在的孩子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我想对他们的了解我是远远不够的。我今天面对的不再是城市里接受着良好家庭教育,有着较好学前教育基础的孩子,而是来自农村,学前教育几乎为零的孩子。他们连普通话的聆听和表述都有点困难,怪不得很多次课堂里的提问孩子们都答非所问呢!有些孩子连对数的概念都没有,“ 2 可以分成 2 和 3 ”的笑话竟然不是个例。如此对孩子的知识储备一无所知,如何能找到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呢!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态势,适时调控。

  虽然在课中一次次地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但自己却没有因孩子们流露出的疲态而有所改进。依然急急忙忙的走课,也许自己有些措手不及,也许有些颓然无序,后来的环节看似热闹却远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这就是教学机智缺失的表现。如果我能根据孩子们的情绪态势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控,也许孩子们会学得更快乐些。

  游离于学生之外的课怎么着都不能成为一堂好课,精彩是别人的,我被关在了门外。亲近孩子,理解孩子,我该为此而努力。

相关文章

《三角形的概念》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从分数到分式公开课》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