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案例

《渔翁》审美赏析解读

栏目:教学案例

这是《渔翁》审美赏析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十分苦闷,于是,他往往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这首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而热烈的内心世界。全诗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渌。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西岩”即永州西山。 “楚”即周代诸侯国,原在今湖北和湖南北部。“楚”字点明了诗人就在永州。“楚竹”即楚地(湖南)的竹子。“湘”即水名,发源于广西,流入湖南,其间径流永州。“渌”即清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渔翁夜晚住在西山旁边,清晨起来汲清澈的湘水,捡拾楚竹做饭。这里,一个“夜”字和一个“晓”字,是从时间来说,诗人抓住傍晚时分和清晨两个点,是实写,从而形成了时间的跨越度,增强了诗歌时空感,给读者留下了审美想象空间。诗中的“清”字,突出地描写了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特点。在这里中,诗人不但注重了时空的营造,也为诗歌奠定了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渌。”“销”即“消散”的意思。“欸乃”拟声词,即摇桨的声音。“渌”即指水的清澈。这两句是说,烟销日出,不见渔翁的影子,只见山光明媚,河水清冽,忽而从空间传来一声摇橹的声响。上句“烟销日出不见人”中,一个“销”字用得很妙,云开雾散,日出光照,一下就把诗歌的境界提升起来。后一句不但以声音“欸乃”衬静,真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审美效果,而且暗示了上句留下的空白意义(即渔翁白天捕鱼)。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用“欸乃”的妙处。“欸乃”本是摇船发出的声响,因为上句写“不见人”,诗人用一声“欸乃”,不但间接表现了人的行为动作,而且运用声响吸引了诗人的视线,循声看去,写了山水之“渌”(清澈),可谓一举两得。这两句诗人描绘出日照中下“山水渌”的美景,表现出大自然之美,给人以舒心愉悦之感。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天际”即天边。这里的意思是说,回头一望,水天相接,茫茫一片,只见渔翁驾着船行到江心,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休闲的白云,好似前后相逐。前一句是从大的背景上作了整体描写,突出了渔翁,有上句虚写(听到划船的声响)进入实写(下中流)中。后一句中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而出岫”的诗意。诗人以景结尾,实际上就是以景结情,不但形象生动,含蓄蕴藉,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是运用陶渊明的诗意,不仅表现出渔翁的自由自在的劳作生活,也表现出诗人那豁达的心境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从而暗示了诗人对官场尔虞我诈的厌恶之情。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首诗歌是一首六句七言诗,很富有新奇的特点,历代评论家都予以评价。苏轼在《冷斋夜话》中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结尾两句,虽不比亦可。”意思是说,诗歌多了最后两句,即使没有这两句也是很好的,而多了这两句,由四句变成了六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我认为,造成诗歌 “不伦不类”的最后两句,不仅是诗人情感的集中表现,也体现了柳宗元诗歌的奇崛,以及“以文为诗”的创作特点,在当时来说,也许是一种大胆的创造。

相关文章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材解读优秀分析》

《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