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三年级上

栏目:数学教案

这是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三年级上,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三年级上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三年级上第1篇

教学内容:人教2011版三年级上册61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计算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性。

2、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到“满几十进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算理,掌握进位法则。

3、通过自主探究与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笔算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可高兴了,做对题就有机会参加运动会,想不想试一试。

(1)口算抢答题

60×7= 90×2= 70×6= 80×3= 100×4= 200×5=

(2)估一估:24×4= 129×3= 389×7=

(3)竖式计算我最棒:12×4= 43×2= 312×2=

想一想: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不进位)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设计意图: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作铺垫。)

(4)我是小裁判,判断各题错在哪?你能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师:15×3中积超过了10,这样的乘法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王老师打算在运动会时买些连环画作为奖品,让我们和王老师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1、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

(1)将图中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请同学完整地说出已知信息和问题。板书: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6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连环画?

(2)你能帮王老师算出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3、探究算法:

师:我们分析一下:若想求这个问题,实际是要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实际上是求3个16相加是多少)

(1)分析题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16×3=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求3个16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师:同学们独立思考,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吧。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探索方法,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4)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6×3=48(本) 摆小棒: 展示竖式

1 6

1 6

+1 6

4 8

1 6

× 3

1 8……6×3

+ 3 0 ......□×□

4 8

1 6

× 1 3

4 8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48本连环画。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算法。

(5)指导学生观察小棒图,理解把3个16中个位的6相加,凑成18,还可以再摆出一捆小捧,再加上原来的三捆就是四捆小捧。我们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表示。

(6)课件演示竖式的演变写法,简化竖式,指导书写。

(理解:在计算时应先乘哪一位?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怎么办?再乘哪一位?在竖式计算中,对于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办?)

(7)想一想:你能算出318×3=?吗?学生尝试独立笔算,展示交流算法。

师:想一想:为什么向十位进2?指名汇报。

(8)师:我们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并汇报:

总结算法: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时,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用竖式记录,让学生经历进位笔算乘法由图形到竖式的计算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新知的有效迁移,突破了难点。)

三、练习实践,巩固应用。

1、打开书61页把例题填完整,做一做第1题写在书上。

2、帮啄木鸟医生治病:

出示改错题,让学生先观察并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说一说,在计算时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3、看谁跑得快,夺红旗比赛:

27×2= 15×5= 214×3=

4、帮老师算一算:面包车准乘17人,小汽车准乘5人。

先提出问题:5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乘客?13辆小汽车可以坐多少乘客?

(先让学生在信息中提出问题,要求什么?应该怎样解决?可以先估算一下,再独立解答)

5、算一算,比一比,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四、全课小结: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笔算乘法(进位)记忆口决:

笔算乘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是关键。个位起,依次乘,积满几十就进几。

后面进位前面加,前面未进就落下。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连环画每套16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连环画?

16 ×3= 48(本) 答:一共是48本连环画。

1 6

× 3

1 8……6×3

+ 3 0 ......□×□

4 8

1 6

× 1 3

4 8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三年级上第2篇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三年级上第3篇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学生讨论,汇报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练习十七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笔算练习 注意方法和书写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第六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相关文章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人教版》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反思》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教案》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