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栏目:数学教案这是苏教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苏教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课本P58——60的例题及相应的设计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出示长方形)它大屏幕上的图形中(大屏幕上出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有一个长的很像。你找到了吗?为什么你觉得他们长的像?
生交流,回答问题。(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们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猜想。
同学们找到这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那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2)验证。
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个只能作为初步的猜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来验证。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采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进一步的来研究它们的特征,并把你的结论填写在研究报告单上。(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3)上台交流展示结论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点呢?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们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它的对边是相等的,但是相邻两条边的长度不相等。
我们再来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这四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
谁能像刚才一样,分别从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说一说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从同学们的汇报和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现在你能再用自己的话小组里来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吗?
板书出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完成后如下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研究报告单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边 对边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2、比较异同
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自学长、宽和边长
自主学习课本P59,学习长、宽和边长,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减去长边比宽边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三、应用拓展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信封里藏着两个图形,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3.你能根据下面的材料,任选一种,做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材料:①钉子板②三角板③相同的正方形纸片④小棒
你会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在围之前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
请同桌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两副三角尺,分别来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同学们已经拼出来了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这是一个长方形,这样拼出来的是一个正方形。你们也是这样拼的吗?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呢?为什么?自己静静的想一想。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的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回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特征的呢?只要你们乐于思考,勤于探索,还能发现数学中更多的奥秘。
苏教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第2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7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一年级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等活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首先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丰富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长方形、正方形材料纸以及三角板等学具进行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逐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想想做做”的习题仍然以动手操作为主要形式,在围、拼、剪、量、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强化知识的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的]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今天我们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举起来同桌互相看一看。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多媒体演示:信封里只露出图形的一角,不断往外抽取,合适的时候停止,判断是不是长方形。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板书:角 四个直角)
提问:长方形的四个角真的是直角吗?怎么验证?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预设:学生大多会从角上考虑,引导学生再从边来考虑。(板书:边 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
【设计说明: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以及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这两个图形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这里直接揭示课题,通过对课题的寻找揭示学习内容,在对图形的回忆里激活已有的经验,同时利用“猜猜看”的环节,让学生排除对长方形的旁枝末节的认识,直接接触数学的本质认识,为下面的探究长方形的特征打下基础,同时又渗透了要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考虑的,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
①量: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②折:不借助工具,直接把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发现上下边重合,从而得出长方形上下边相等;再把长方形纸左右对折,发现左右边重合,得出左右边相等。折两次,也能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
4.变换长方形的摆放位置,判断还是长方形吗?通过变式,让学生体会到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它的形状,它仍然是长方形。
5.介绍长方形的长和宽
长方形一组对边长、一组对边短,通常我们把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动手指一指手中长方形的长和宽,说一说屏幕上长方形的长和宽。 【设计说明:“孩子的指尖上跳跃着智慧”,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虽有认识但比较肤浅,还不深入,如何将这样的感性认识引向深入,变成切身经历后的深刻体验,就需要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操作与比较的过程。这里通过一个开放的问题,如何验证长方形的特征,激活学生的思维,将思考引向深入。】
二、承上启下,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长方形,说说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分三次缩短长方形的长边,宽边不变,分别再说说此时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
由此想象,如果长方形的长边再继续缩短下去,会不会变成一个特别的长方形?
这个特别的长方形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正方形。
2.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推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
3.重点说明正方形边的特征。
(1)边的特征:
你能想办法说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用手中的正方形做一做,再和同桌说一说。
①量量四条边,发现四边相等。
②折从学生中搜集各种不同的折法,全班交流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角的特征:
4.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既然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三、链接生活,综合运用知识
1.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1)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生活中你在哪见过长方形或正方形,找找看。
2.说一说:路线图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小亮从家出发,去少年宫走了多少米?再从少年宫去去书店呢?从书店到公园呢?小亮一共走了多少米? 400米
小亮家 车站
200米
少年宫 书店
3 100米
.摆一摆: 百货大楼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公园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先自己摆一摆,同桌互相看一看。(利用实物投影全班交流,看看和你摆的一样吗?)
思考:用16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4.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先独立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交流:说说你画了一个多大的长方形?(思考该怎样说清楚)请几位同学边展示边说清楚。
(3)如果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你画出的最大正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4)一位同学说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其余同学猜一猜他画的最大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5)追问:长方形中剩下的小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
(6)如果从这个长方形中,找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 )厘米,你知道他画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设计说明:这里通过层次分明的联系,先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再由此联系生活实际应用,解决了路线问题,同时又不仅限于此,再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寻找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从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虽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初步感知,但还比较肤浅,在这里再利用动手画长方形,从中间找最大的正方形的活动设计,不仅加强认识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交流,反思提升: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边 对边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苏教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第3篇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 说教材:
1、 教材内容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数、折、量、比等方法,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二、说教法: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特征,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我设计了小信鸽送信遇到难题,请小朋友帮帮他。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
(2)实践参与,促进知识能力均衡发展 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操作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作的活动。我请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手的活动促使了脑的发展,脑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而手脑并用能使人的思维得到均衡发展。
三、 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指导学生以下几种学法:
1、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所谓探究,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数据、证明的过程。这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掌握到根据特征来判断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所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是很适合的。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利用手中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共同点与不同点等等,内容一步一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2、在主动“触摸”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方法,领悟知识内在的奥秘,更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3、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够在推理、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交流,进行体验。课中我安排学生6人一组,想出能证明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办法,活动后让学生及时反馈自己的发现,表述自己独到的见解。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互相帮助,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探索新知;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四、 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
1、老师出示多媒体: “请小朋友们来看!勤劳的小信鸽准备将这些信送到哪儿去呢?哪些信送到长方形的家?哪些信送到正方形的家?6号信呢?小信鸽多着急呀!为什么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就明白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学生喜欢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索的情感。
2、举例:“小朋友们,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表面又是正方形的呢?”
通过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揭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入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
(二)探索特征
探究长方形的特征:老师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们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交流后,学生自由发言,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