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数学教案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栏目:数学教案

这是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笔算:回忆一二年级的加法和乘法,看视频,如果王爸爸把鱼卖到每斤12元,28斤鱼的,能卖到500元吗?设计意图:本节新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等旧知的基础之上,唤起学生的旧知可有效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中。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爸爸去哪儿”的卖鱼片段,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学习兴趣特别高,老师趁机出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新知:如果每人有499元,他们剧组有23人,一共会有多少钱呢?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重在理解题意,弄清条件间的关系。经常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不用除法,回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让学生理解求23个499元一共多少前就是求499×23的积,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1)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笔算。

  师:同学们为什么都想起了列竖式,因为我们以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算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同学们试试吧!

  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不仅可以检测出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而且利于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教后反思:

  正如事先预设的一样,学生模仿之前的笔算方法较轻松地完成了。提问:1497是几个人的钱,20个499元是多少钱,最后23个人的钱是多少,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了,只是朱逢行别出心裁用了这样一种方法:他解释道:每人500元,23人有500乘23元,最后再减去一个23元,就是所有人的钱。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独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3、练习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出题,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计算题的设计的简单过程,让孩子们做课堂的小主人。

  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师挑选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讨论归纳,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生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延伸练习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12个一百是( ) 50个十是( ) 500个十是( ) 420个十是( )

  20×5 30×6 4×70 100×6 3×200 500×3 200×6 12×4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

  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谁能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一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学生列式:400×20(板书) 得数是多少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根据4×2=8,推算400×20=8000

  预设2:根据400×2=800,再算800×10=8000 预设3:先算4×20=80,再算80×100=8000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组去归纳: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算法。

  探索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34页红点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先算21×3=63,再推算210×30=6300 预设2、先算210×3=630,再推算630×10=6300

  (3)优化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三题

  (三)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1和3,直接写得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算法:怎样算?

  自主练习2,解决问题。

  学生说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达标反馈:

  1、口算,我最棒!

  400×30= 90×600=

  50×200= 30×300=

  250×40= 490×20=

  160×50= 70×130=

  2、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第3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口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及乘法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二)过程与方法

  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熟练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熟练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要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单元,课前让同学们对本单元进行了知识梳理,谁来说说,本单元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笔算乘法:因数中没有0;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难点)

  估算:

  积的变化规律:(难点)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这个单元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识,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知识结构。

  (二)有针对性地练习

  第一部分:口算

  1.出示口算错题:200×40=800 125×8=900 26×4=84 90×60=4800

  2.师:在口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3.练习:

  24×4= 13×6= 25×40= 60×30=

  18×3= 43×3= 32×20= 50×90=

  第二部分:笔算

  1.出示笔算错题:

  2.师: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就按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分别乘第一个因数。注意数位要对齐,因数中间有“0”的,别忘记与“0”也要相乘。末尾有0的时候,根据0的特性,在竖式中先不计算,在最后计算的结果的末尾添0。

  第三部分:速度、时间和路程数量关系

  1.孙老师打算利用春节的长假和朋友去云南旅游,出示三种交通工具及速度

  汽车:80km/h 火车:210km/h 飞机:1200km/h

  如果坐火车去,要走16个小时,你知道北京到云南有多少千米吗?

  笔算:210×16=3360(千米)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用哪种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1)飞机:快;节省时间,大约3小时。

  2)火车: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比较省钱。

  3)汽车:可以自由调整时间。但时间太长,28小时。

  师:在刚才的计算中你们还用了本单元的那些知识?

  速度、时间、路程。

  师:什么是速度?单位时间所行驶的路程。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师:你还能利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吗?

  2.练习:

  小刚每天早上骑车上学需要17分钟,他骑车的速度是160米/分。小刚家离学校有多远?

  3.编题练习:

  师:你能选择下面的两条信息,编出一道求路程(时间、速度)数学题吗?

  北京到杭州138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115千米,12小时到达。

  4.师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三)解决问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243×12在竖式计算中,十位上的1乘 243得( )。

  ① 243 ② 2430 ③ 472

  (2)512×29的积最接近( )。

  ① 15000 ② 10000 ③ 1500

  (3)因为24×30=720,所以240×30=( )。

  ① 7200 ② 72000

  (4)640×78的积是( )位数。

  ① 四 ② 五 ③ 六

  (5)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① 2 ② 3 ③ 4

  2.判断下面两个同学做法正确吗?

  学校召开家长会,多功能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有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家长来开会,能坐下吗?

  小毛: 小华:

  18×22=396(个) 18×22≈400(个)

  396 > 350 20 20

  答:能坐下。 400 > 350

  答:能坐下。

  3.公交汽车司机平均每天要驾车行驶200千米,一年按(262个工作日计算)

  大约要行驶多少千米?

  4.李叔叔开车从北京到郑州,去时每小时行驶90千米,4个小时到达,回来时由于堵车每小时行驶比去时少30千米,回来用了几小时?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笔算乘法和数量关系,你在哪点有什么提高?

相关文章

《7的乘法口诀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优质课教案》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