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

栏目:数学教案

这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第1篇

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猜一猜,制作这两个纸盒时哪个用的纸板多?

生1:我觉得长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正方体长。

生2:我觉得正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长方体高。

生3:我觉得这两个纸盒用的纸板同样多。因为长方体比正方体长,而正方体又比长方体高,所以就同样多。

师:究竟怎样才能得出正确结果呢?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应该分别计算出它们六个面的总面积。

师: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摸一摸、说说他们的表面积都包括哪些?

生:边指边说,包括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面。

反思:课的开始,创设一个让学生“猜一猜”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哪个用的纸板较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出来呢?”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识到“必须分别计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使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中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二:

师:如果告诉我们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想办法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

师:小组讨论一下,借助手中的长方体,想办法算出所求问题,并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小组活动,反馈交流。

生1:我先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能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列式:6×5+6×5+6×4+6×4+5×4+5×4

生2:我先把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计算出来,再把三大部分加起来,就能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列式:6×5×2+6×4×2+5×4×2

生3: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的面积,然后用它们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因为长方体中有三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列式:(6×5+6×4+5×4)×2

师: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反思:当学生急于想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尝试计算等,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片段三: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生1:正方体同长方体一样都是六个面,而这六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我认为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乘6。

生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棱长×棱长×6。

师:请大家快速计算出刚才这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

生:3×3×6,我用3×3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以6就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

反思: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在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教师没有讲,而是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片段四:

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5 3

3

师:你是怎样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

生1:(5×3+5×3+3×3)×2

生2: 5×3×4+3×3×2

反思:学生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往往只会机械的进行计算,这是一个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使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长方体其中有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计算。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第2篇

今年,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改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学生由原来平面图形的认知拓展到对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探究,思维上、空间观念上都有着一个较大的跨度和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充分的借助于教具直观的认识它、感知它,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描述等手段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

然而进入到第四课时生活中的表面积教学时,学生由于对无盖的鱼缸、通风管、教室的四周墙壁、游泳池的底面和四周等等文字描述缺少直观的联系,因此解答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在教学例题时,考虑到直观教具演示的重要性,我为学生准备了无盖塑料鱼缸,帮助大家加深认识与理解:问题实际上就是求长方体五个面的总面积。继而探究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样我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四周、利用图片了解通风管的构造、带来火柴盒实物观察它的内盒与外盒的组成,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图形的空间表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答各类例题的基础上和学生适时的总结方法:读题后圈出关键词,统一计量单位,画出直观图,标出长、宽、高,从问题入手,确定是求哪几个面的总面积,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第3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知道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12条棱分为3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的基础上而学习的。对于表面积的概念与平面图形的面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我认为表面积的概念的学习,要是通过学生对长方体特点的感知并懂得表面积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虽然会正确求长方形的面积,但要求表面积,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为什么呢,因为是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成人看似简单,而对小学生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小学生往往习惯于迁移,长方形面积明明是长×宽,而现在怎么变成长×高、宽×高了呢?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肯定存有困惑。所以要把长方体展开,变6个面为一个面,这种转化不是老师来完成,而是在学生思维中展开,因此,在前一课时就应打下一定基础: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等概念!对立面相等等知识点。再通过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任何计算!有没有简便方法等。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思维的活跃,积极的学习是本堂课成功的的关键。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思维的发散显得不够!以至于在后来的无盖,甚至四个面计算中部分同学不理解!

  非常遗憾、值得反思!

相关文章

《不等式组的解集怎么表示》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人教版》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