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
栏目:数学教案这是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差距较大,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难度不大,但从等式到不等式的转变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另外,不等式的解集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小胖子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以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千米,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设计说明: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用“<”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并”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
(1)a+b=b+a (2)-3>-5 (3)x≠l
(4)x十3>6 (5)2m
上述不等式中,有些不含未知数,有些含有未知数.我们把那些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3、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做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引出不等号“≥”和“≤”.补充说明:用“≥”和“≤”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探究,在总结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哪些特征,在总结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学生能准确的判断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问题1.要使汽车在12:00以前驶过A地,你认为车速应该为多少呢?
问题2.车速可以是每小时85千米吗?每小时82千米呢?每小时75.1千米呢?每小时74千米呢?
问题3.我们曾经学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我们也可以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数,哪些是不等式>50的解?
问题4,数中哪些是不等式>50的解:
76,73,79,80,74.9,75.1,90,60
你能找出这个不等式其他的解吗?它到底有多少个解?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教学说明: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通过计算、动手验证、动脑思考,初步体会不等式解的意义以及不等式解与方程解的不同之处.处理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关系时可以通过一些通俗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不等式的解集包括了不等式的全体的解,解集中任何一个数都是不等式的一个解。]
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第一种:用式子(如x>3),即用最简形式的不等式(如x>a或x
第二种: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例】用数轴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⑴ x>-1; ⑵ x≤ 9.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步骤:
1.画数轴; 2.定界点(空心用圆圈,实心用圆点); 3.定方向.
跟踪练习:1.用数轴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8 (2)x≥2
2.写出下列数轴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
/
三、随堂训练
巩固新知下列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哪些不是?
-4,-2.5,0,1,2.5,3,3.2,4.8,8,12
2、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x+3>6
(2)2x<8 (3)x-2>0
三、拓广探索:
比较分析对于问题1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
学生思考回答: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
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
解决问题某开山工程正在进行爆破作业.已知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0.8厘米,人跑开的速度是每秒4米.为了使放炮的工人在爆炸时能跑到10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索的长度应超过多少厘米?
四、总结归纳:
1、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4.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1)用式子表示;(2)用数轴表示.
[教学说明: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历程,巩固所学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28页习题9.1第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会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是由复习例题引入进而总结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进而将数轴与解集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用数轴将不等式的解集给表示出来。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想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去展开教学,教学的目标基本达到,但是发现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欠活跃。而且课后及作业中出现以下问题:
1.? 不大于,不小于,弄不清楚;
2.? 用不等式表示某些语句,个别学生读不懂题意;
3.? 用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出现错误较多;
4.? 不能较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5.一些解题中的细节要注意,例如用数轴来表示解集时,折线向左向右学生没有真正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用实心圆点还是空心圆圈没有区别等等。
6.课堂教学时间,多听学生讲出他们自己的的理解和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此外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第2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很多人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都做过跷跷板的游戏,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同时坐上等臂长的跷跷板的两边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到达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如果要在12:00之前驶过A车速又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一:汽车能在12:00准时到达A地
问题二:汽车能在12:00之前到达A地
(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同时从等式自然的过度到不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的概念
上面的两组式子有什么不同点.
在学生对比的基础,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用不等符号连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练习1:下列式子是否是不等式?
(1)-2<5(2)x+3>2x(3)4x-2y<0(4)a-2b
(5)x2-2x+1<0(6)a+b≠c(7)5m+3=8(8)x≤-4
练习2:用不等式表示:
(1)a与1的和是正数;
(2)a是非负数;
(3)a与b的和不小于7;
(4)a与2的差大于-1;
(5)a的4倍不大于8;
(6)a的一半小于3.
(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x+37中x=5满足不等式吗?
我们把x=5带入不等式发现,左边=8右边=77成立,所以5是不等式x+37的`解,不等式x+37还有其它的解吗?
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学生总结:
1、不等式的解就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2、不等式的解不止一个;
师生归纳:
一般的,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是2x1的解B.x=3是2x1的唯一解
C.x=3不是2x1的解D.x=3是2x1的解集
4.下列数值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你能确定它的解集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第3篇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50的.解.<,>50,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x≤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75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7>
②②x≥y+2=0④5x+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a与5的和小于7
②a的与b的3倍的和是非负数
③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